AIoT數位轉型概論
AIoT數位轉型概論
數位轉型和以往資訊化差異處

1.數位轉型是雙向虛實整合,資訊化是單向虛擬化
將實體作業流程轉換成數位流程,而這二種流程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數位流程步驟和執行方式與實體流程不可照抄,因為一旦轉成數位流程,就會將數位科技元素融合於流程內,故導致流程步驟有所改變,例如:原在零售速食店是在櫃台點餐結帳作業,現改為讓客戶自己事先在APP軟體系統執行此數位流程。而若是以往資訊化只是將原實體流程照抄至軟體流程內,並不包含數位科技元素。再則,數位轉型另一差異處就是將數位流程轉連至實體流程,其重點在於"連接"和"轉換","連接"是指透過數位科技元素來驅動實體運作,例如: 當穿戴式裝置感測(數位科技元素)到心臟數據(數位流程)異常時,立即驅動連線到醫生智慧型手機,並做後續處理(實體流程),而"轉換 "是指數位流程數據轉換至串流於實體運作,例如:在雲端平台數位化數據可在智能音箱上運作資訊串流功能,包括客戶對著智能音箱詢問明天天氣資訊。
2.數位轉型是大數據基礎,資訊化是資料庫基礎
現今目前數位轉型是以數據價值創造商機的過程來引導企業的改革,故大數據的商業洞察分析程序和應用是將企業營運流程彙總成經營認知成果,在大數據的資料模式分成結構化半結構化非結構化三種,而之前資訊化主要是在結構化資料,而虛擬實體環境是包括前者三種模式,當然如此大數據分析,所運用軟硬體技術相較之下就更加複雜,它包括傳統ETL OLAP ,和現今NOSQL 等技術,並再加上數據挖掘或資料探勘等應用分析,而為了加速挖掘分析成效,其記憶體儲存運算晶片邏輯即時運算等硬體先進科技也都因應發展,綜合上述,如何收集過濾處理儲存加值分析洞察等數據發展程序,是企業在執行數位轉型的礎石和關鍵。其實數據化就是映射出作業流程的價值所在,它可點石成金,把企業營運發揮成最佳化績效,例如:成長駭客運作方式,就是在虛擬網站作業中,運算分析試著找出那些網頁icon和功能如何讓客戶操作狀況,並挖掘這些操作裡的內容使用狀況和偏好,進而洞察出客戶的真正需求,以俾促進客戶購買產品或服務。
3.數位轉型是人工智慧認知運算,資訊化是人工自動化運算
其數位化運作涵蓋在收集處理資料運算加值分析認知應用成效等三大項發展項目,故如何認知運算成效就是其數位轉型的關鍵,在此,以人工智慧所呈現的認知運算是可發展出智慧型營運,這正是現今數位轉型的精髓,它直接讓人為作業跳到策略決策階段,而執行作業和管理分析二個階段,原則上將由AIoT企業應用系統來取代人為和資訊系統互動應用作業。例如: 商品推薦風險預知客戶分類...等智慧功能,故從此可知,在規劃數位轉型時,如何產生智慧型作業是其目標,也就是強調事先預知預測預防避免等主動式運作,而不是事後管理補救解決等被動式運作。因此,它將利用模擬人類自主學習能力,包括監督式學習和非監督式學習二種方式,前者是已知某些資料標記和答案,進而推測欲達成的新對象和目標。而後者是未知某些資料標記和答案,進而挖掘不可知的新對象和目標。而以往人工自動化運算,是已事先設定好人為作業邏輯程序,或是加上規則條件判斷公式,再把這些轉換編碼成程式化,故其新對象和目標的成效是脫離不了既定的結果。而上述這二種不同觀念思維就成為目前新的數位轉型也隨之進而改變。
4.數位轉型是跨企業的產業資源規劃,資訊化是單一企業資源規劃
當企業在規劃設計數位流程時,往往都是以企業內部流程為主,但對於客戶而言,要的是最後整體流程最佳化成效,故其流程應是跨企業組織的異貿流程,也就是在設計流程時,必須結合其他不同組織資源的流程,而如此運作是不容易的,但這反而就是競爭力所在,尤其在目前未來生態平台式商業模式崛起下,其數位轉型更是須往產業內資源規劃最佳化來發展,而以往資訊化只有重視在企業內部資源規劃最佳化,故跨企業協同合作就是數位轉型的實踐方式,因此在建構數位科技平台時,必須把有關整體流程的各個步驟都應考量,以及如何連接異質軟體系統,也就是利用Open API,另外,且在作業制度管理機制的規劃,也須納入不同利害關係人的需求角度,進而在同一目標下,追求綜效雙贏的局面。
5.數位轉型是智慧化營運,資訊化是知識化營運
企業因為有營運作業流程在實踐,進而產生資料形成過程,也就是從資料、資訊、知識,而以往資訊化就是利用知識結果來強化自身競爭力,例如:如何解決呆料存貨的知識方案,但現今數位轉型是著重在智慧,也就是知識轉換成智慧,例如:同上例,如何事先預防避免呆料存貨產生的智慧方案。故所有數位流程都必須朝向智慧方案來規劃設計,這就是智慧化營運,它首先必須把在作業流程中的資料形成過程轉變成智慧模式,接著,設計創造出一套智慧方案,再則,利用此方案進行實踐一連串自主性訓練洞察認知學習等行為,之後,根據上述行為做出決策或策略性的結果,例如: 同上例,首先將進銷存流程轉變成預防呆料存貨模式,並設計一套存貨營運智慧方案,進而將現在營運流程套入此模式來訓練學習和認知洞察在未來可能發生那些商品是呆料,進而調整改善營運流程的智慧方案,最後,決定得出一項智慧型存貨控管的策略結果。
6.數位轉型是持續性和客製化創新商業模式,資訊化是企業流程再造商業模式
企業再造是數位轉型的根基,它包括組織再造流程再造商業模式再造等三種,而以往資訊化是著重在流程再造BPR,但現今畏強調企業再造,尤其是創新的商業模式,因為它是一種真正破壞式創新,欲從紅海市場轉移至藍海市場,創造出差異化競爭,並因應時代潮流順勢發展,讓所有參與者雙贏。然而,商業模式再造將影響到資源重分配和其不同需求,這會造成企業大變動,可能導致引來不安和動盪的風險,故如何以企業經營管理來克服解決是非常重要的議題,而創新數位科技則是可實踐此議題的致能科技,但為了有差異化優勢競爭力,某客製化商業模式是關鍵所烋,所謂客製化是指客戶個別需求細分重組功能端對端無縫隙等三種運作,在戶個別需求是指生產買賣商品可依照個別客戶需求來訂製,也就是少量多樣的大量客製化或個人化營運模式。在細分重組功能是指可將運作功能分割成更細緻子功能,並且可互相組合另一其他功能,以俾照顧到細小需求的營運模式。在端對端無縫隙是指將需求者和供給者在無仲介和第三方者的作業程序中,直接快速且無浪費的串接,以俾精實化的達成供需滿意的營運模式。